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2024届中国史硕士研究生毕业答辩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4-06-0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2024年5月27日,广州大学人文学院2024届中国史硕士研究生毕业答辩在文清楼606室顺利举行。本次答辩邀请到了暨南大学中外关系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马建春教授任答辩主席,广州大学历史系王元林教授、郭华清教授、王睿副教授任答辩委员,夏巨富讲师任答辩秘书。答辩过程采用学生陈述10-20分钟,答辩教师提问10-15分钟的方式,共五名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参与答辩。

答辩开始,由答辩委员会主席马建春教授详细介绍答辩规则并主持答辩。随后龚盼同学就其论文《清代广州口岸女性形象书写研究》进行答辩,在15分钟的讲述后,王元林教授、郭华清教授与王睿副教授提出了修改意见,马建春教授进行了详细的总结,认为龚盼同学的文章选题新颖,同时针对绪论部分的研究方法的问题提出意见,并建议其使用比较史学法和图像证史,用外销画体现当时女性的精神面貌。其后,针对林燕同学的论文《清代政府管控下广州外国人休闲活动研究(1686—1842)》,马建春教授认为其题目新颖,但分章太多,硕士论文分三、四章已经足够。郭华清教授认为其写作需要继续改进,经济史、社会史分析要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补充。王睿副教授认为其可读性强,但还需要注意格式规范问题。对于游锦香同学的论文《鸦片战争前清朝广东海域的海难与救助(1662—1840)——以外国来华商船为重点》,王睿副教授人文其新颖性较强,语句通顺。王元林教授建议其在参考文献的排序方面进行改进。马建春教授认为其论文写作认真,可以考虑从不同海难类型分开论述。曾志远同学的论文《清前中期广州外国人管理研究(1647—1842)》由马建春教授、郭华清教授和王睿副教授三位老师进行提问,他们认为这篇论文结构紧凑,逻辑通顺,但还需要在学术史回顾和研究资料方面进行补充。最后是郑椿琪同学的论文《明中后期至清前中期“上省”“下澳”贸易形态变化研究》,由马建春教授、王元林教授和郭华清教授进行提问,马建春教授建议其增加更明确的时间界定,王元林教授对其参考文献的格式问题提出改进方法,郭华清教授认为其可以补充数据统计内容。最后,经过四位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讨论,一致同意五位中国史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通过。至此,2024届中国史硕士研究生毕业答辩完满结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