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9日-21日,以“又见十三行”为系列标题,《羊城晚报》连续三天报道广州十三行相关内容,标题分别为《百舸争流十三行 商埠繁荣“粤”延绵》、《十三行与澳门共同唤醒世界记忆》、《十三行东西交融,中国风倾倒欧洲》,并被学习强国APP全文转载。4月20日《羊城晚报》还在头版报道相关十三行的历史价值与历史意义,中心主任王元林教授借此机会向社会介绍了十三行在历史上的重要价值,并对中心进行了简要介绍。兹全文转录如下。
百舸争流十三行 商埠繁荣“粤”延绵
“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清初诗人屈大均的一首诗,道尽十三行的繁荣鼎盛,以及粤澳两地自古以来的唇齿相依。
近期,粤澳两地将在澳门城市大学共办“清代十三行之广州与澳门印迹”图片展览,这也是十三行博物馆首次走出南粤。作为清朝时期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一扇“南风窗”,十三行的历史,犹如蝴蝶扇翅般影响了今天中国和世界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具有世界价值的文化遗产。
即日起,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指导下,我们推出“又见十三行”系列报道,回溯辉煌往昔,记录粤澳发展,探讨文脉赓续,希冀以此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建设、为写好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注入活力。
回溯
85年唯一的对欧美通商特区
近2.6万家境内外参展企业、超270万件展品、遍布五大洲的采购商……4月15日,第129届广交会网上开幕。
日月光华、云霞变化……同一时间,100件(套)近两年新入藏及精品铜胎画珐琅正在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展出。
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件事,追溯其历史,却都与十三行有莫大关联。
十三行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发展的历史高峰,是中西方文明在长达85年内的唯一交流中心。十三行虽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其历史的影响力一直在延续,不仅推动着广东外贸发展,也塑造了开放兼容的岭南文化,持续吸引海外来客。
如今,走在十三行商馆区遗址(现广州文化公园)上,百舸争流、商馆林立的场景已不复见。说起历史上的十三行,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元林介绍,在17世纪到19世纪,它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片商馆、一个商人群体、一种贸易体制。
据史料记载,1685年,清政府设立闽、粤、江、浙4个海关。自从粤海关设立以后,广东对外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此清政府设立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即十三行),以期达到“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的目的。1757年,英国商人多次违反清政府禁例,并有“移市入浙”趋势。清政府试图增加浙海关税收,以抵制外国商船北上,无果后,遂下令十三行为唯一的对欧美通商特区。
王元林介绍,当时十三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大量的茶叶、丝绸、瓷器从此处销往世界各地,大量白银经粤海关流入中国,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清王朝的繁荣。文化上,东西方文明在此交汇,诞生了广彩瓷、通草画等一系列外销商品,促进了西方哲学、西医西药、西洋绘画、新闻报业、科学技术在广东的传播,进而影响全国。“十三行成就了广东在海上丝绸之路最辉煌最灿烂的时期,搭建了广东和世界沟通的桥梁,世界也得以通过广东认识中国。”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结束了十三行独享对外贸易特权的历史。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十三行商馆区被付之一炬。盛极一时的十三行就此淡出历史舞台。
“清代广州十三行之广州与澳门印迹”图片展览作品:香港艺术馆藏画《东西汇流》。(来源:受访者供图)
重拾
保护传承文物史料
万缕金丝织白玉,春花飞上银瓷面……2006年偶然的一天,一件出自十三行的广彩花鸟鹿纹碟闯入收藏家王恒的视线,此后十余年,王恒在“回收”十三行道路上越走越远。谈起收藏原因,王恒说,“那是一段多么辉煌的历史,大量的广彩、珐琅、银器从十三行运往世界各地,但这些物件却甚少有国人收藏,难免遗憾”。
王元林表示,十三行是特殊时期形成的一种维持中外贸易的特殊制度,部分人认为这段历史不值再提。但他却认为,“如今中国已走进了国泰民安的又一个盛世,公正客观看待十三行历史,保护和传承十三行仅存的宝贵资源,意义重大。”
文化保护传承重在行动。经过政府、学者多年的努力,2016年,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在广州文化公园上拔地而起,王恒将他当时收藏的1500余件(套)十三行文物无偿赠予博物馆,也带动了一批收藏家陆续捐赠。
截至目前,广州十三行博物馆馆藏文物超4700件(套),包括广彩、广绣、外销画、外销扇、银器、珐琅器、五常家具等,涵盖了清代广州十三行销往欧美的主要工艺品,多年来吸引一批批国内外游客参观。2020年12月21日,广州十三行博物馆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名誉馆长王恒透露,下一步博物馆将继续增加藏品数量,提升展陈质量,进一步挖掘十三行历史文化价值,为更多研究十三行历史的有志之士提供素材。
与此同时,王元林透露,广州大学正申报创建广州十三行与海上丝路文科重点实验室,开展十三行资料整理研究、数字化保护及活化利用。
流传
粤商精神注入发展血脉
与需要时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深入挖掘的文物史料不同,十三行留下的另一份遗产——敢为人先、开放创新、精益求精的商贸精神,直接刻进了广东的基因中。
1951年,为解决物资匮乏、加强商品流通,广东省在十三行旧址上举办起“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成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前兆。
1957年,一年两届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后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落子广东,为处于国际政治高压环境、遭遇“经济封锁”“货物禁运”的新中国,开辟了一条与世界交往的通道,“广交会”的简称很快为世界所熟悉。
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广交会缓慢而曲折地发展,成为中国对外开展经贸活动的唯一渠道、国家外汇的主要来源。“某种程度上,十三行与广交会有种奇妙的联系。”暨南大学澳门研究院院长、教授叶农指出。
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响起,民营企业活力迸发。粤商凭借广交会这一中国最大的外贸平台,发扬十三行精神,以来料加工等方式,率先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中。
热衷收藏十三行文物的王恒本身也是一名粤商。自1988年创业以来,王恒一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参与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套电影立体声解码器,推出国内第一套智能化公共广播系统,并相继把人工智能、视频、数据交汇融入公共广播系统和会议系统之中……“在收藏十三行文物时我就发现,那些外销瓷、外销画,大部分都是根据外商喜好做的,而且特别精美。虽然十三行已经湮灭,但粤商精神一直流传,那就是敢为人先、开放创新、精益求精。”
粤商兴则广东兴,粤企强则广东强。在十三行历史当中,广东涌现了潘振承、伍秉鉴等众多著名行商代表;如今,同一片热土上,走出了马化腾、李东生、王传福等粤商,孕育了华为、中兴、腾讯、美的、TCL等著名粤企。
数据显示,2020年广东GDP超11万亿元,总量连续32年位居全国第一。外贸进出口总值为7.08万亿元,连续35年居全国第一,实际利用外资1620.3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发达的经济,活力充沛、动能强劲的市场……广东站在世界聚光灯下,吸引着全球来客。
(4月19日《羊城晚报》)
十三行与澳门共同唤醒世界记忆
“十三行与世界的关联,不仅仅在于贸易。它是东西半球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科技、语言、艺术、法律等领域首次全方位交融的地方。这次在澳门举办展览,也是希望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这一窗口,通过澳门,把岭南文化的根脉,把十三行与世界重新连接起来。”4月20日,“海上丝绸·双城忆——清代广州十三行之广州与澳门印迹”图片展暨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十三行与澳门图片展”)在澳门城市大学举行。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策展人、十三行与澳门图片展艺术总监李黎在讲述此次展览的初衷时,表达了对十三行通过澳门再次向世界“启航”的无限期待。
澳门,是十三行时期粤海关下的一个大关口,是外国商船进入中国南方海岸的第一站。两百多年前,来自各国的商人经过澳门与广州十三行的行商们进行交易,订制心爱的瓷器、丝绸、通草画等物品;两百多年后,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带着这些物品的“证件照”来到澳门,再次勾连起十三行与世界的记忆。
澳门南湾景色。南湾原为澳门半岛的一处海湾,昔日为上船停泊之处。(来源:受访者供图)
相连 十三行博物馆踏出南粤的第一步
当谈起此次图片展为何选择在澳门举办时,李黎向记者感慨道:“这是广州十三行博物馆自2016年建成后,首次走出南粤大地,首站选择澳门也是因为澳门与广东、与十三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了解,唐代的“广州通海夷道”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叫法。这条海上航道,从广州、澳门经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欧洲,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
16至19世纪中前叶,澳门隶属广州府香山县。1553年,葡萄牙人进入和租居澳门之后,很快开辟了广州-澳门-果阿-里斯本、广州-澳门-纽约、广州-澳门-俄罗斯、广州-澳门-澳大利亚等八条国际贸易航线。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早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人纷纷来到澳门进入广州贸易经商,澳门逐渐成为广州的外港。
1685年,康熙皇帝实行“开海贸易”政策,在东南沿海设立粤、闽、江、浙四大海关,作为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行政机构。粤海关地位重要,专设监督一人。“清政府于1684年在澳门设立粤海关澳门监督行廨(官署)。澳门作为粤海关的五大征税总口之一,每年由将军衙选派旗员防御一名前往监督、稽查洋船进出澳门。《粤海关志》中记载,‘各国夷船进口出口货物,以澳门为夷人聚集重地,稽查进澳夷船往回贸易……’”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元林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
“无论是远至唐代,还是18世纪-19世纪十三行成为中国唯一的对欧美通商特区时期,所有欧美商船想要和中国交易,进入中国南方的第一站就是澳门,所以展览的首站选在澳门非常有意义。”在李黎看来,由于十三行与澳门在历史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且澳门与广东地域相连,语言上同声同气,十三行博物馆走出南粤的第一站,非澳门莫属。
相融 东西方文明在澳门构成动人画卷
十三行这段历史对澳门来说意味着什么?
当时,每年春夏之交,西南季风吹起时,欧美商船经过数月航行抵达东方。在澳门登记后,通过指定的航道,来到广州黄埔港。船员不得随意上岸,大班、船长在粤海关完成登记后,可乘舢板前往广州城外的十三行商馆暂居到贸易季节结束。当贸易季结束,洋商可以选择回到自己的国家或是到澳门过冬。“澳门可以说是当时广州的‘外港’,为洋商提供‘住冬服务’。从现在来看,就是服务业。”暨南大学澳门研究院院长、教授叶农指出,“澳门现在服务业为什么那么发达?其实它是有基础的。”
因为十三行而留在澳门的客商,除了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澳门的服务业发展外,还在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造成了影响。叶农举例说,葡萄牙语中的“婢女”一词采用了广州话中的“妹仔”的发音与意思, “这个词,成为了葡语中的外来词。这就是粤语对葡语的影响。而广州话中的‘冷衫’(毛衣)则来源于葡语。语言交流非常丰富。”
叶农还告诉记者,商贸的交流,还为澳门带来了多样的体育运动。“澳门的体育分两种,一种是骑士体育,由葡萄牙人带来的。”叶农说,“到了18世纪,英国对华贸易占据主要地位。往来频繁的英国商人,又为澳门输入了‘绅士体育’,桌球、网球、赛马等运动进入了澳门。这些影响也持续到了今天。”
西风东渐,东风西传……东西方文明因为十三行在澳门交汇,构成了清代以来一幅动人的历史画卷,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承 十三行是世界共同的记忆
2016年11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记忆项目(MoW)的教育和研究分委会在澳门城市大学设立了全球首个世界记忆学术中心。该中心的设立旨在推动历史遗产,尤其是文献史料方面的研究与教育的工作,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大湾区合作,以及推动大学与国际的联系。
澳门文献信息学会理事长杨开荆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提到,“世界记忆工程”分为三个级别,包括国际级、地区级、国家级。她说:“从1997年第一份文献正式列入国际级名录始,全世界已有多个国家的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收编的是符合世界意义入选标准的文献遗产,中国有十三项位列其中。”
据杨开荆介绍,随着澳门记忆工程的推行,进一步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相关的合作和交流活动不断扩大。世界记忆工程设有教育与研究分委会,澳门与之合作包括在大学开展相关课程时引入世界记忆工程的理念。
对于十三行着手准备申请世界记忆工程,杨开荆说:“广州与澳门一直联系密切,十三行保留了丰富的文献遗产,在文化、教育等领域交往殊深,各地也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遗产等等。因此,大湾区通过合作参与UNESCO 的世界记忆项目,以澳门世界记忆学术中心为平台,建立有效的机制,发掘各自的特色,共享历史文化资料,对加强彼此的了解以及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三行与澳门因历史而相遇,更因未来而紧密相连。
(4月20日《羊城晚报》)
十三行东西交融,中国风倾倒欧洲
2019年,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应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策展人李黎之邀到该博物馆访问。
4月13日,艾伦·麦克法兰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专访时,再次谈起两年前的访问之旅,表示至今记忆犹新。他尤其忘不了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丰富和精美的馆藏,以及博物馆周围的街景。“十三行遗址经历过摧毁与重建,但行走其中,依然能感受到那个时期的魅力被保留了下来。”
正是那次访问,使艾伦·麦克法兰与李黎达成了联合英国多家博物馆合作建设“全球十三行数字博物馆”的合作意向。据悉,两位学者及团队,已于2019年11月开始了具体研究工作。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一角。(来源:主办方供图)
风起 十三行外商重视汉学
风起南粤,不曾停步。
广东,濒海舟楫便利,自古商贸繁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至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只保留广州十三行与欧美进行贸易,将广东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推上历史高峰。
资料显示,仅1749年到1838年间,就有5390多艘来自葡萄牙、西班牙、美国、英国等国家与地区的商船前来贸易。
“十三行文化创造了一个辉煌的时代,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暨南大学澳门研究院院长、教授叶农感慨道。据介绍,十三行时期,许多西方学者随着外国商船来到广州,他们重视学习汉字和中华文化,并在欧洲掀起了研究汉学的热潮。
“比如1732年,法国马诺瑟在广州将《赵氏孤儿》翻译成法文,1755年伏尔泰将其改编成剧本《中国孤儿》,并在巴黎公演,引起轰动。”叶农介绍,哲学、中医、艺术等也通过十三行对西方产生影响。
广州十三行也为世界经济制度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元林以广州十三行担保制度为例介绍,十三行有一条保商制度,即由行商担保外国商船来华诸多事务,负有担保等诸多责任,且不得欠外商债务。一旦行商因欠洋商债务而破产,其他行商要负责摊赔。
“这种‘连坐’担保制度,后来成为美国银行业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借鉴。”王元林说。
中外商人在商馆里洽谈生意。(来源:受访者供图)
风行 十三行文化值得重现
当东方文明经由商船驶向大洋彼岸,西方人的感受是什么?
“19世纪,包括我祖辈在内的一批西方人前往中国,订制了大量的瓷器等物品带回国。如今,我有幸通过实物感受了这批文物的魅力。”艾伦·麦克法兰回忆起2019年的广州之旅时提到,“那是我那趟中国之旅的最大收获。”
回想起广州十三行的“博物馆奇妙夜”,最令艾伦·麦克法兰啧啧称奇的是,大多数展品来自于一位私人藏家王恒的捐赠。
艾伦·麦克法兰说:“王恒的藏品大部分购于英国,基本来自公开的拍卖会。而这仅是散落在世界各地十三行文物的冰山一角。这也说明,不少蕴含中国文化的藏品并不在中国,而是放在世界各地。”
艾伦·麦克法兰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据他了解,在英国,大英博物馆、剑桥大学旗下的两家博物馆,以及牛津大学旗下的两家博物馆都收藏有与十三行相关的文物。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也有相关藏品。
对于有人提议把一些藏品从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中借去做临时展览,或是送藏品回“祖籍国”进行展览的想法,艾伦·麦克法兰表示,这一过程非常棘手且耗费较大,但随着技术发展,数字博物馆的出现将让全球更多研究者和文物爱好者有机会共同参与这件事。
在艾伦·麦克法兰看来,如果全球十三行数字博物馆能够建成,且各国研究者或博物馆愿意参与其中,通过藏品进行文化交流,不但可以丰富这一方面的研究,也能让全世界的观众不用亲身到广州,就能感受十三行的风貌,了解十三行的历史。
对于将博物馆数字化,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周万雷也表示,可以结合当前的数字科技发展,通过可视化的手法挖掘历史文化,并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
据悉,全球十三行数字博物馆正在筹备申报。要建立全球十三行数字博物馆,除了在文书方面的工作外,将现有已知的藏品清理、编目、鉴定,并整理捐献者信息等也非常重要。
“我们当下最紧迫的,就是把剑桥大学多家博物馆所收藏的十三行相关藏品整理好,并做好数字化工作。这是进行深入理论研究和策展之前的基础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大工程。”艾伦·麦克法兰说。
中美贸易的起点——中国皇后号。(来源:受访者供图)
风驰 中西方文明需要对话
曾17次偕夫人到访中国的艾伦·麦克法兰,不仅是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还是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对于中西方的文明对话,他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只要了解过中国的人都知道,她是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她的伟大不在于体量比别人大,而在于她的韧度与长度。”
艾伦·麦克法兰说,“来自剑桥大学的知名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非常重视印刷、火药和指南针,并认为这三种来自中国的伟大发明,对改变世界作出巨大贡献。我作为一名人类学家,感叹于中华文明伟大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这种文化伴随着丝绸之路进入西方世界后,被西方世界接受、吸收并运用。”
艾伦·麦克法兰表示:“如果把中国文明对西方世界的贡献突然‘拿走’,我们的世界将完全不一样,也将变得更加无趣。”
谈及当前的国际交流,他说,现在有一个现象,当个别国家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挑战时,就会不自觉地紧张。要解决这一紧张的局面,中西文明对话是最好的沟通桥梁。在文化的范畴里,东西方不存在竞争,只存在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理解。
艾伦·麦克法兰说:“如今,我们有机会再溯十三行文化,再谈十三行与世界的关联,再现那个‘黄金年代’,这是非常棒的事情,是让西方民众真正了解中国的时刻,也是我和同事在近10年的时间里在剑桥大学所做的事情。”
可以预见,这股来自南粤两百多年前的东方文明之风,正重新构建,吹向世界。
(4月21日《羊城晚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