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各位前輩師長、各位專家學者、女士們、先生們、同學們:
上午好!
經過兩天的會議議程,“廣州十三行與清代中外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即將圓滿結束,我受東道主趙春晨教授的邀請,來作這次會議的總結。我是義不容辭,勉為其難,在這裏著重談談參加這次會議和閱讀了三百多頁的論文集的感想。
我們這次會議的主題是“廣州十三行與清代中外關係”,有人說:一部清代前期的中外關係史,就落在廣州的歷史上。我說,更具體一點,就是落在廣州十三行的歷史上。所以我們這個主題,是一個值得繼續深入研究的主題。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5d9e1b0100we2i.html
學術為天下之公器,也是一種世代相承、相傳的事業。研究十三行和廣州口岸的歷史,我們應當記住兩位在這一領域精心耕耘的前輩學者,一位是梁嘉彬先生,他在1937年出版了《廣東十三行考》,他到臺灣以後,又撰寫了《廣東十三行考》的續篇。現在廣東人民出版社正在出版他的文集——五卷本,這兩本書便作為第一卷的主體,很快可以跟學術界見面。一位就是蔡鴻生先生,在30年前,蔡先生就在學術研究發文呼籲廣州口岸史的研究應當加強,他又數十年如一日致力於這一領域的研究,並且栽培了我們好幾位的後輩學者,我的十三行研究就是在蔡先生的指導下開始的。
這一次會議是一次學術的盛會,參加會議的有來自英國、法國、德國、瑞典、美國、加拿大、臺灣、香港、澳門和中國內地近50位學者,其中有不少是在這個領域裏卓有成就的一流學者,也有在學術界開始嶄露頭角的青年學者。會議提交的47篇論文中,有不少是高品質的學術成果,所以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以評述。有一些內容可能有所重複,我這五個方面,投影呢,可能前面的先生看不到。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5d9e1b0100we2i.html
第一個是“從十三行貿易到中國貿易”,十三行貿易也就是十三行時代的早期中西貿易。正如趙春晨教授所指出的,十三行的名稱有三重意義,可以指十三行商,也可以指行商從事貿易的十三行商館區。中國貿易在西文是“China Trade”,又成為“舊中國貿易”(Old China Trade),還有范岱克教授叫作“廣州貿易”(Canton Trade),作為西方學者對十三行時期的中西貿易的稱呼。以往中國學者多研究中國的行商、通事、買辦和行外商人,西方學者多研究來華貿易的商人、水手和外國商館。這一次的會議,除了延續原有的傾向之外,又出現了一個可喜的新傾向,范岱克教授研究乾隆時期的行外商人陳安官,他這個英文的拼寫是(Chen Anqua);這是一個福建的和東印度貿易船,也就是India men上的中國水手。他最近剛剛出版的關於廣東商人的新著,他的學生蘇珊博士是研究來往于廣州商館和黃埔港的中國舶船——西瓜扁艇。在中國學者方面,吳伯婭教授是研究乾隆時期進京供職的天主教士與十三行的關係;蘇精教授研究道光時期活躍在中國口岸的新教傳教士裨治文;游博清博士研究拿破崙戰爭時期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廣州的船務管理;蔡香玉博士研究乾隆末年荷蘭使節在廣州親歷的國禮與國宴。這些都體現了十三行從十三行貿易到中國貿易的研究正在逐漸深入。
第二,就是“從內部結構到外部結構”。蔡鴻生先生近年提出不但要研究十三行的內部結構,而且要研究十三行的外部結構。按照我的理解,內部結構應當指發生在十三行及與其相關的廣州外貿體制的人和事,外部結構在狹義上,是指中國內地與十三行相關的人和事,廣義上應當是指世界範圍內與十三行相關的人和事。蔡先生的主題發言提到太和行商顏時瑛破產以後的流放地伊犁;王元林教授和范昭榮碩士研究清代後期江南外銷絲畫與十三行貿易的關係;冷東教授武夷山的紅茶和安徽屯溪的綠茶經贛江、梅嶺到廣州的銷路;張曉輝教授研究鴉片貿易對十三行制度的破壞;還有其他學者從中西關係的角度寫成的論文,都屬於外部結構的研究。十三行是廣州的歷史上一項具有全國影響和世界影響的事物,對十三行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廣州,也不能局限於中國,應該具有一種世界的眼光。由此而言,在這方面存在著許多可開拓的新課題。
第三,是“從經濟貿易到文化交流”。清代前期的中外關係,經濟貿易是主流,但文化交流也隨之而至。黃啟臣教授把十三行商所介紹的西方文化概括為西方語言、西醫藥學、科學藝術、繪畫藝術、宗教、教會建築、教育、音樂以及自由貿易的觀念等多方面;王發志館員從廣州陳家祠的建築發掘從十三行傳入的西方建築文化,都屬於這一類。這種文化交流的另一面,是當年從十三行賣出的商品成了藝術品。白芳研究員所提到的清代外銷藝術品包括外銷畫、外銷扇、絲織品、外銷銀器、廣州牙雕、廣州漆器和廣彩瓷器等。就十三行本身而言,就有一個從經濟史到文化史的特點,蔡鴻生先生目前正在從儒商傳統的角度撰寫行商顏家的論文,他主張要寫十三行的經濟史,更要寫十三行的文化史。陳瑞林教授關於啉呱醫學圖畫與近代中國寫實繪畫的研究,莊素娥教授關於高劍父與伍德彝關係的研究;李雲博士關於行商葉家與伊秉綬關係的研究等,應當屬於文化史的範疇。
第四,“從中國文獻到西方文獻”。十三行與中國貿易是一個中外關係史的研究課題,研究資料包括中國文獻和西方文獻。長期以來,在西方文獻的利用方面,西方學者佔有明顯的優勢,如:瑞典麗莎?赫爾曼博士利用商館日誌、航海日誌、來往信件和遊記對瑞典東印度公司廣州商館的研究。然而中國學者在這一方面也並非無所作為,劉勇教授利用荷蘭文檔案,對荷蘭東印度公司廣州商館的研究;蘇精教授利用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檔案和傳教士信函對基督新教入華史的研究;游博清博士利用英公司檔案對英公司廣州商館的研究;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在中國文獻的利用方面,蔡鴻生先生提出了開發集部,也就是剛才吳伯婭教授提到的特點,這是繼承了陳寅恪先生以詩文證史的治學方法,把集部中的詩文作為重要的研究資料,昨天他特別念了顏時瑛《塞外懷內》這一首詩。而我們這次會議的不少論文,也採用了這一方法,如潘剛兒教授以潘仕成的“罵鬼”詩為主要資料;其他如劉鳳霞總館長以外銷畫證史;梁承鄴、葉秀粦教授以家譜為主要資料;閆曉青研究員以葉廷勳的墓表為主要資料;吳伯婭教授以清宮檔案為主要資料;李龍潛教授以歷代保案為主要資料等等。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5d9e1b0100we2i.html
第五,也是最後一個方面,是“從史學研究到學科交叉”。前人說到,要成為哲學家,必須讀不是哲學的書,而要成為歷史學家,也是一樣。蔡鴻生先生推崇陳寅恪先生,說他是中與西,儒釋道,文史哲全部打通,這種境界,是後來的人很難達到的。大致歷史學作為一門實證研究的科學,雖然與主要依靠形象思維的文學有很大差別,治史者卻需要亦文亦史的風格,需要從事多學科交叉的研究。趙令揚教授昨天的演講,就涉及到這方面的問題。所以它是一個很大的題目,對於這次會議的論文所探討的問題,除了歷史之外,還包括文學、語言,藝術,科技,醫學,宗教等多方面的問題,體現了歷史學與多學科的交叉。還有不少的學者在成文之前,採用了人類學、田野調查的方法,瑞典赫爾曼博士的論文,採用了當代國際流行的社會學理論;又如:王麗英教授探討了伍家的道教信仰;楊宏烈、夏建國教授提議加強珠江古炮臺遺產保護,建設綠道旅遊景觀;塗成林、魏偉新教授提議打造十三行文化生態保護區;顧澗清主席提議建設十三行博物館等等。
以上的綜述可能會有缺漏,好在前面已經有六個組的六位代表各自報告了各組討論的情況,可以阻止缺漏,通過這一次的國際學術研討會,海內外學者盡情地交流,增進了友誼,我們期待不久的將來,能夠有新一輪的研究廣州十三行的學術盛會,讓我們能夠重新聚首于廣州大學,並寄望于有志于學的青年學者加入我們的學術界裏,我們應當為青年學者的成長提供、創造條件。
謝謝大家。
章文钦
作者:gzdxg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