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编撰的《广州十三行历史人文资源调研报告》即将由广州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广州在历史上长期是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的中心地,其中清代从事对外贸易的“十三行”起了重大的作用。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广州十三行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开放的人文意识和悠久的商贸传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商船,与处于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一次次交锋与撞击,在中西交流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广东省市主要领导多次发出指示,要求加强对广东十三行的研究,为岭南文化研究和文化强省建设多做贡献,十三行研究已经成为具有浓厚广东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重点研究领域。
十三行研究也是广东特有的学术遗产。二十世纪以来有关十三行的研究在广东学者中首发其端,曾产生过像梁嘉彬的《广东十三行考》(1937年初版)这样的学术名篇,但是上世纪40年代以后,由于多种原因,研究工作几乎停顿了三四十年之久,直到上世纪80年代之后,才得以恢复。近年来广东省市政府和文化、学术界对十三行的研究颇为重视,已经开展了若干活动和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研究力量较为分散、资料发掘存在较大难度,以及文献研究与资源现状调查、开发利用的规划设计缺乏密切配合等原因,至今研究工作尚未有大的突破,不仅就学术而言,尚未能从总体上超越梁嘉彬《广东十三行考》的水平,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也缺乏全面的规划与设计,更重要的是在评价广州十三行的历史地位上学术界分歧明显,批评者认为是“闭关自守”的产物,与世界历史发展背道而驰,牺牲其它沿海区域的利益,阻碍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鸦片走私有密切关系,成为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行商“传及三代,堕落不堪”等。赞扬者认为代表中国走向海洋趋势,开启中国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的历史进程,体现岭南文化交融进取特点等。可见如何评价广州十三行的历史地位,既关系广州十三行和岭南文化研究的深入,也涉及中国近代化进程和中外关系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显然是不符合当代广州社会和学术发展需要的。因此,对十三行的历史发展脉络、人文资源价值、研究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系统的调研与总结,摸清十三行人文历史资源的“家底”,对明确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和重点,系统开展深入研究提出全面性思考与建议,供政府有关部门和文化界、学术界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十三行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调研报告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十三行历史概述。章文钦教授负责。对十三行起源与沿革、规条与制度、影响与局限、著名行商家族等方面对十三行历史作了严谨科学论证。做到超越区域社会文化,避免地方学术主义倾向,在充分肯定十三行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贡献的基础上,也明确提出十三行的历史局限。以行商为代表的中国封建商业资本与以英商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商业资本在中西贸易的过程中发生接触,受着各自所代表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外商在政治、市场、信用、借贷等条件和资本构成、所得利润、资本积累等方面大大优于行商。因此十三行商与徽商、晋商和淮商清代著名的封建商业资本集团命运相同,“它的浮沉更受‘夷务’的牵制,具有既显赫又悲凉的独特面貌。外商凭藉雄厚的西方资本主义商业资本,对行商实行“资本的进口”,向行商放债而形成商欠;又利用商欠的魔力,破坏公行制度,在欠债的行商中建立掮客制度和监管制度,培养了行商的奴化性格,把清代广东洋行制度破坏无遗。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商业资本对中国封建商业资本的征服,是“东方服从西方”(《共产党宣言》语)的近代中西关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对于鸦片贸易及随之而来的鸦片战争,行商关系密切而且负有责任,但不能独任其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及复杂的社会形势,无疑是更重要的原因。十三行通商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坚船利炮打开古老中国的大门为结局,印证了屈大均“岭门开后少坚城”的预言。十三行的历史,在交织着家运、国运、世运的历史巨变之中,从诞生走向繁荣,从繁荣走向终结,留下了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并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领域,值得去珍惜,去探索。
第二部分:十三行文化遗产。赵春晨教授负责。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之后,十三行垄断中西贸易的制度被废除,十三行商馆区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遭到焚毁,从而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十三行仍是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物质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在实地调查和文物普查基础上,着重对十三行的物质文化遗产按照遗址、遗存建筑及石刻、享誉世界的外销器物、珍藏大内的宫廷“洋贡”、原始档案文献等类别分类归纳和综合分析,对十三行的文化遗产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明确其历史地位与历史价值,摸清十三行历史人文资源的“家底”,编辑《十三行历史人文资源名录》,作为调研报告的附录。
第三部分:十三行研究状况。冷东教授负责。在全面收集并分析广州十三行海内外研究成果及相关资料基础上,总结分析十三行学术史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基本结论如下:1900—1949年:广州十三行研究奠基阶段;1950—1979年:广州十三行研究徘徊阶段;1980—1999年:广州十三行研究重振阶段;2000—2011年:广州十三行研究发展阶段。经过百余年的曲折发展,十三行研究已经成为具有世界性的学术研究领域,研究队伍遍布全世界,主要队伍集中在广东省,初步显示十三杨研究学派的特点,其余集中在福建学界、北京学界、海外学界及中国其他地区学者,介绍分析了各地区的主要研究成员及研究特点,有利于学界联系交流,为今后成立超越地域界限的“十三行研究会”做好准备。
在梳理十三行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基础上,对以往研究成果、研究的内容、观点和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以便清楚地把握十三行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现实状况。在充分证实十三行历史局限基础上,总结出研究成果的共识:即十三行是清代粤商的核心主体,是广州城市和岭南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辉煌阶段,成为中国清代中叶取得瞩目成就的商帮;将十三行纳入中国近代化进程,商榷从鸦片战争后考察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观点,认为广州十三行是鸦片战争前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节点和过渡阶段;十三行具有全国和世界范围影响,又具有浓厚鲜明的“区域特色”,是岭南区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以及海洋文化结合的产物,需要加强研究;首次提出广州十三行研究学派初步形成,在学术史占有一席之地,对“广州十三行”考其名,求其实,力求概念合理。
对今后加强十三行研究提出具体建议,即充分研究十三行历史局限,但作为中华传统社会基础上产生、与中国社会命运相一致的发展过程,包容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中央与边疆、全国与区域、国内与海外、传统与现代的基本内容,既是具有浓厚岭南特色的学术研究领域,也是影响中国社会进程的重要因素,还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文化遗产。今后应努力深化十三行研究,构建具有世界视野、广东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以理论创新为突破口,力争将广州十三行研究成为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领域;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全面深入开展研究工作。
编辑了完整翔实的《十三行研究中文论著目录索引及内容提要》,为国内外第一部十三行研究论著目录索引及内容提要,填补了本领域的空白,可作为十三行研究的基础和参考。
第四部分:十三行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杨宏烈教授负责。分析了十三行文化资源稀缺性,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与地域特征,需要 以科学规划悉心保护历史街区,其规划原则与目标是确立建设十三行商埠文化旅游区的目标,作为全区重点建设的五大旅游区之一。将东至人民南路,西至镇安路(康王路)、南至珠江边,北至浆栏路的区域 划定为十三行商埠文化旅游区的核心区。十三行商埠文化旅游区的保护框架主要由轴线、节点、区域三部分构成,三者之间的网络构成关系形成了丰富的城市景观特色。十三行路是历史轴心,十三行专题博物馆是标志灵魂,西堤是十三行的开拓,沿江西路是商埠文化的形体,北部商业区是十三行商埠文化社区背景。彰显十三行的历史价值和恢复民国初期建筑艺术景观,丰富主题公园的历史信息和构建十三行博物馆代表性景观,保护北部商业街区历史店铺、传统民居的同一均质协调,保护西堤文物建构物, 整理其他建筑逐步向博物馆群特质转型。本着保护完善历史街区传统空间格局, 保护完善历史景观建筑, 符合实际状况且具备操作性的原则, 通过保护、改善、更新、整治、保留、拆除几种开发模式实现分期目标:近期:整饬十三行街部分历史建筑, 形成历史街区的入口广场, 引发人们复兴商埠文化的热情。通过整饬南方大厦带动西堤、沿江路段的博物馆群, 拆除违章建筑,清理美化滨江休闲地带的环境。中期:弥补十三行路部分断续地段的建筑, 开展整体景观设计。全面启动桨栏路、和平路历史街区的环境设施和内部生活设施改善工程, 使商业街日趋繁荣。远期:建好十三行商埠文化主题公园, 全面改善公园交通道路景观,进一步使西堤二马路太平南路骑楼街回归繁荣。实现价值扩张,形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与人文魅力的广东文化品牌。